教導處
一、組織
職稱 |
姓名 |
分機 |
---|---|---|
教導主任 |
詹于倩 |
810 |
教務組長 |
吳書銘 |
811 |
訓育組長 |
盧毓芬 |
812 |
護 理 師 |
林淑雯 |
813 |
資訊教師 |
黃巖壕 |
814 |
二、學校現況分析
項目 |
S(strengths,優勢) |
W(weakness,劣勢) |
S(strategy,策略) |
|
內 在 因 素 |
1.學校規模 |
|
|
|
2.硬體設備 |
|
地區多風多雨,設施容易損壞。 |
|
|
3.教師 |
|
|
|
|
4.學生 |
學生可塑性高,溫和有禮、熱心服務。 |
|
|
|
5.行政人員 |
|
|
|
|
項目 |
O(opportunities,機會) |
T(threats,威脅) |
S(strategy,策略) |
|
外 在 因 素 |
1.地理 環境 |
|
|
|
2.家長 |
關心並支持學校,大多能配合學校辦理的活動及措施。 |
|
|
|
3.社會資源 |
1.社區人士支持學校,互動良好。 2.偏鄉社會資源挹注多。 |
|
|
三、工作願景
以學校願景「自主」、「合作」、「實踐」、「創思」為核心,促進教師專業發展,結合社區資源、家長資源與行政支援,營造主動學習的校園,激發每個孩子創新的潛能,使每個孩子都能主動、積極、快樂的學習,培育出具國際觀、開創未來的人才。
四、工作目標
(一)提昇教師專業能力,促進專業知能發展。
(二)發展校本課程計畫,設計活潑創意教學。
(三)推展精緻閱讀活動,養成終身學習能力。
(四)設計多元教學活動,啟發學生多元智慧。
(五)改善教學環境設備,提升學生學習成效。
(六)養成民主生活方式,培養主動服務精神。
(七)加強生活適應教育,養成正確生活習慣。
(八)維護學生身心健康,養成終身運動習慣。
五、執行要項、執行內容與經費
目標 |
策略 |
計畫執行內容 |
預期效益 |
主辦單位 |
實施期程 |
性質 |
類別* |
|||
107 |
108 |
109 |
110 |
|||||||
(一)強化行政效能,主動積極服務,支援課程教學 |
1.強化行政組織 |
加強處室合作及推動主動積極的行政服務 |
提升行政效能與服務 |
校長室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2. 暢通溝通管道 |
加強親師生聯繫 建置簡訊系統 |
有效快速聯繫 營造和諧氛圍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其他教育 |
|
3. 整修風雨操場 |
風雨操場防鏽工程 |
安全的體育教學及遊戲空間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體衛業務 |
|
4.班級資訊化 |
班級資訊設備更新 |
提供有效線上自學使用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資訊教育 |
|
5.檢修遊戲設施 |
遊戲器材安全維護及更新 整修後操場之草皮及遊戲器材 |
維護學童遊戲安全
提供學生良好運動空間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新興 |
建築設備 |
|
(二)推動永續校園,建構低碳環境,發揮境教功能 |
1.推動食農教育 |
闢設快樂農場體驗農作植栽照顧收成與食用 |
透過參與體驗與實作深化學習經驗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其他教育 |
2.屯山生態資源調查及解說牌設 置。 |
資源調查及解說牌設置。 |
提供教學使用 提升境教功能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建築設備 |
|
3.屯山生態筆記網路建置 |
建置屯山生態筆記網站 |
記錄學校生態變化,提供教學使用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|
4.規畫學校生態園區及角落布置 |
建置生態園區及角落布置 |
提供教學使用與空間布置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建築設備 |
|
5.建置屋頂太陽能發電設備 |
建置並發展太陽能教學活動 |
節能省碳 深化環境教育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建築設備 |
|
(三) 增進教師專業,倡導學習共同體,提升教學成效 |
1.安排教師進修 |
相互學習與研討 |
教師進修成長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2.推動學習共同體 |
持續參加學習共同體先導學校 |
改變教師教學策略,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|
3.成立教師成長團體 |
成立讀書會及專業學習社群 |
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及經驗交流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|
4.與淡水區學校策略聯盟 |
成立教師專業發展機制 |
活絡教師進修多元內容及豐富內涵。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|
5.引進外部專業資源 |
持續引進新北市各領域輔導團專業師資共同備課 |
提升教師文本分析課程規劃設計之能力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|
國民教育 |
|
(四) 推動校際交流,規劃多元學習,增進人文活力 |
1.建置遊學特色系統
|
成為海洋之星學校 |
和其他學校進行交流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2. 豐富學生社團活動 |
成立直笛隊、躲避球隊、田徑隊、律動社、陶藝社、弦樂團。 |
豐富學生學習活動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體衛業務 |
|
3.規劃多元教育實驗方案 |
各年段學習活動 |
豐富學生學習活動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4.申請國際志工 |
實施國際學習 |
促進與外國學校進行交流。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5.開設育樂營及課後班 |
多元開設育樂營及課後班 |
增加學生多元學習機會拓廣視野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(五) 落實品德教育,注重身心健康,營造友善校園 |
1.品德楷模兒童表揚 |
每月品德楷模兒童表揚 |
楷模學習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2.落實健康促進活動 |
推動健康促進活動 |
維護親師生健康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體衛業務 |
|
3.加強各項友善校園宣導 |
加強生命教育、家庭教育及性平教育宣導及活動 |
達成友善校園目標 |
輔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4.加強補救教學 |
持續推動並強化補救教學。 |
將學業成就低的孩子拉上來 |
輔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5.強化輔導機制 |
落實輔導三級制 |
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受到妥善與個別化照顧。
|
輔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(六) 推展海洋教育,保護自然生態,發展校本課程 |
1.落實校本課程 |
推動校本課程實施 |
完成校本課程內涵與課程教學
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2.與社區合作 |
參與社區營造活動 |
走進社區、向社區學習
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社教教育 |
|
3.建置校史資料室 |
保存社區特有文物與資料。 |
提供學生深入學習。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新興 |
建築設備 |
|
4.建置綠能及節水設施 |
建置風力與太陽能綠能設施及節水設施,提倡四省計畫。 |
邁向低碳校園將節能省碳融入生活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 新興 |
建築設備 |
|
(七) 提升閱讀能力,兼顧資訊藝術,追求創新卓越 |
1.強化圖書館教學功能 |
培養閱讀興趣,養成閱讀習慣,學習閱讀策略 |
培養學生閱讀良好習慣,深化閱讀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2.落實班級閱讀指導 |
成立讀報及班級讀書會 |
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3.屯山心橋出版 |
鼓勵孩子投稿及文章發表。 |
提升寫作能力 |
輔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|
4.建置學生的藝術校園 |
將孩子的共同藝術作品留在校園。 |
美化環境空間 提升藝文欣賞能力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新興 |
建築設備 |
|
(八) 強化防災意識,落實演練機制,建置安全校園 |
1.落實防災教育及逃生演練 |
定期演練及宣導 |
隨時提醒孩子要有防災意識與技能。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2.配合各項安全硬體建置 |
維護保全監視及求救系統、消防警示系統堪用 |
強化安全環境與教育。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建築設備 |
|
3.繪製校園安全地圖
|
全面觀照 隨時檢視校園環境 |
杜絕校園安全死角之隱患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建築設備 |
|
(九) 統整社區資源,鼓勵家長參與,共創教育雙贏 |
1.舉辦志工成長活動 |
舉辦相關成長或親職活動 |
促進家長親職教育成長與參與校務。 |
輔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國民教育 |
2.整合社會資源 |
系統思考 全面觀照 型優輔弱 |
資源合理配置及使用最大化 |
總務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其他教育業務 |
|
3.結合大專院校的教學資源 |
引進大學人力及物力資源 |
促進學生多元學習 提升學習效能 |
教導 |
v |
v |
v |
v |
延續
|
其他教育業務 |
六、績效評鑑與檢討改進:
(一)每週主管會報檢核、修正。
(二)每月擴大行政會議佈達、檢核、改善以收實際效益。
(三)每學期校務會議再發現問題、解決困難,落實效果。
七、實施經費:由學校相關經費支應或商請家長會支援。